每日时讯!文学照亮人生路

2023-07-01 07:11:40 来源:解放军报


(资料图)

以我的读书认知,大凡耐读的文学作品,多是那些既写出了作家对生活独特的体验与感受,又具有许多读者未知领域的知识、经历或见闻的作品。文清丽的长篇小说《从军记》(百花文艺出版社)就是一部值得一读且非常耐读的作品。作品塑造了军旅女作家李晓音的形象,并围绕主人公的从军经历,展现了她所处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,观照了其同学、朋友等形形色色人物的性格与命运。这是一部主题突出、特点鲜明的作品。作品虽然写的是军旅题材,却折射了整个社会和军队的历史变迁,写出了“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”的生活道理,给人以深刻的启迪。

作品中,一位从中学时代就怀有“作家梦”的名叫李晓音的农村女孩,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从军梦。在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里,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,她都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、勤奋写作,凭着一股韧劲和出色的成绩,先后考入军校的新闻系和作家班。军校毕业后,她经过部队基层生活的历练,进入部队的图书出版单位。在经历了军队干部制度改革后,她由军官改为文职干部,由编辑部副主任改为普通编辑。最终,她成为有着大校军衔的文学期刊的主编和著名军旅作家。

《从军记》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位女军人的成长奋斗史。全书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笔触,注重细节描写,擅长展示内心世界,将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灵轨迹刻画得栩栩如生。

文清丽笔下的李晓音出身于渭北的黄土高坡,在山间的窑洞里长大,步入社会之初并不懂得“人情世故”,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木讷笨拙。也正是因为穷苦出身,她身上从小就有一股倔强劲儿,笃信勤能补拙的道理,心怀远大志向。她从中学时代就注重读书,热衷国内外名著的阅读,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学营养,因而爱上了文学,爱上了写作。也是因为这个特长,使她有了几次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人生转折,并走出了人生的一个个辉煌。

作品成功刻画了李晓音的家庭成员,父亲的朴实、豁达、正直和倔强,母亲的勤劳、善良、体贴和隐忍。先于李晓音从军的大哥李晓忠善于学习钻研,在部队机关爱岗敬业、正派做人,踏踏实实走好军旅人生的每一步;二哥李晓义长期工作在青藏高原,吃苦奉献,情操高尚。两位哥哥从基层士兵做起,先后成为部队的高级干部。兄弟俩一文一武,对妹妹既关心爱护,更严格要求。他们的言传身教,潜移默化间成为李晓音前行的无形动力。

小说对李晓音与两位哥哥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着墨较多,写出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家国情怀和人物之间至高至纯的思想境界,读了让人心生感动。还有李晓音的大姑姐、军医林诗诗和丈夫、海军军官林特特,同学秦小昂、刘蕾、田心怡等人物,每个人物都很有性格,写得生动传神。

作者通过对《从军记》中主人公李晓音的成长史及其家庭变迁的描写,折射了我们国家和军队近40年所发生的深刻变化。作品涉及部队参战、救灾、演习,以及驻高原、海岛部队生活和香港回归、青藏公路开通等重大事件,热情讴歌了戍边军人可贵的牺牲奉献精神。全书充满激情和正能量,洋溢着对党、国家和军队,对父兄、战友无限的爱,这一切都是由李晓音对文学的挚爱、对写作的执着贯穿起来的。

故事情节的这种发展结果让读者深深地感到,倘若没有文学这一爱好和追求,就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李晓音。正是由于文学的助推与塑造,成就了一个不一样的“李晓音”。作品主人公的命运结局也回答了这样一个命题:文学是可以照亮人生之路的。(马未歇)

标签:

最新内容